联系我们: 400 6698 021

光功能棚膜技术知多少?
发布时间:2022-05-20

棚膜覆盖栽培技术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应用,该技术不仅能促进作物生长,使作物增产,而且实现了果蔬在寒冷季节的栽培。我国温室大棚的发展相对较晚,从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有了简易的塑料大棚,80年代后温室大棚进入爆发期。目前,国内外的农膜创新研发均着重朝向“光功能化”发力!



随着技术与意识的不断发展,棚膜市场已不再满足于“一膜盖天下”。以色列和欧洲出现根据不同作物生长对光热的不同需求,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光照强度及耕作环境等,设计开发/提供定制棚膜及相关技术服务的解决方案,大幅提升了温室大棚利润率,使得我国棚膜生产企业,逐渐看到各种“光功能”大棚膜技术给农业种植带来好处,意识到“定制型光功能”大棚膜将推动农业设施栽培技术革命,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01

国外光学控制棚膜技术发展现状

THE CURRENT SITUATION ABROAD

以色列、荷兰、意大利、希腊、西班牙阿尔梅利亚地区、法国的沃克吕兹、兽西莱、尼姆、香巴尼、密普罗旺斯等塑料薄膜栽培技术发展较快地区,其农膜技术均朝着光学控制方面发展。


|实例1:吉尼嘉红玫瑰专用膜


以色列吉尼嘉(Ginegar)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作为以色列乃至全球最大的农膜制造商,成功利用光学控制薄膜技术,针对云南纬度低、海拔高高原地区太阳光中存在的过强的紫外线照射使得在红玫瑰种植中极易出现“黑边”问题,开发出具有紫外阻隔特殊功能红玫瑰专用功能棚膜,获得长势更好、花色更正、枝条叶片更鲜嫩的红色玫瑰花。

同时,因为功能膜红外阻隔的特性影响了昆虫的活动,还可以降低昆虫(蓟马,蚜虫,牧草虫)的活性,减少病虫害。



|实例2:遮白膜


针对夏日温度太高、光照太强会“烤伤”植物,出现植株徒长、花芽分化不正常,授粉受精不良、落花落果严重、畸形果增多等众多问题,开发出的透光率40%-60%不等、可根据不同地域夏季光强度、不同作物喜阴喜阳的特性定制开发的一系列夏季降温遮白膜,达到夏季降温目的的同时,又不用担心透光率光照无法满足作物生长需求!



02

国内光学控制棚膜技术现状与应用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THE COUNTRY

中国的农膜发展一直都追求高透光膜,忽视了光线的“需求”通过设计光学控制棚膜技术农膜在国内刚刚起步,国内主要企业相继推出漫散射膜、转光膜等相关产品,预计不久的将来根据使用地区条件、种植作物需求、对光照强度控制要求,充分考虑棚膜増温透光功效、降温遮阳作用进行“定制型光功能”大棚膜开发将成为棚膜技术未来发展主流方向!


|散光膜技术


通过在棚膜基体树脂中添加散光剂达到散光目的,使透过棚膜的光线在棚膜的内部或表面发生漫反射作用,使得棚内作物受光更均匀,减少夏日局部高温的光合作用效率更高,着色更好,成熟时间更早;且阳光强烈时,可有效降低棚内温度,防止作物灼伤。



优点:受光均匀,作物着色更好;提高植物光合效率,明显增加作物产量。

散射膜将太阳光散射,降低中午直射光最强时的温度,从而保证作物的花、叶、果实不被直射的强光晒伤;同时,光的发散可以使得光线达到植物的中下部,使得受光更均匀,着色更好;充分利用每一束光,极大地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使作物叶片增加,较早成熟。


瓶颈:多数散光膜几乎不透明,对整体透过率有影响。对于光照不充分地区的使用受限。


|转光膜技术


通过添加转光剂等,改变透过农膜的光质以实现光质转换,使之更加符合植物生长发育需求的农膜技术。

优点:把吸收的太阳光谱梳理,调整为植物所需要的波长(蓝光和红光为主), 促进作物对营养元素 氮、磷、钾 的吸收,促进光合作用,增产增收,提升作物品质。




瓶颈:转光功能材料多为稀土化合物,成本较高。转光功能材料的荧光特性决定了转光效率一般较低、性能存在转光抗衰减稳定性差等,限制转光膜的大面积应用与开发。

上一篇:集萃动态丨江苏同萃和科技有限公司最新进展
下一篇:同萃动态丨第二届煤化工行业气化渣资源化利用技术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